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江南·体育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400-133-4668

你今天减碳了吗?五成芒果体育半受访者表示日常能践行低碳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23 20:22:19浏览次数:

  芒果体育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到,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国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增强公众节约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推动碳达峰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公众对环保减碳的认知度如何?日常生活中践行过哪些减碳行动?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7月18日至26日发起问卷调查,于近日发布《公众“减碳”生活方式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认知方面,九成受访者表示了解过环保减碳资讯,其中对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了解程度较高,新闻资讯类网站是受访者获取环保减碳资讯的主要渠道。实践方面,五成半受访者表示能经常践行减碳行动,超六成受访者表示坚持减碳生活的时间在三年以内。具体到实践场景,居家方面,超八成受访者表示能随手关灯、水龙头及电器;出行方面,八成半受访者首选步行或骑行;饮食方面,受访者认为自带餐具/水瓶、适量点餐最重要;购物方面,八成受访者表示会自备购物袋、使用环保袋,但选择少买衣服的受访者占比不到五成。受访者希望推动节能产品生产,通过推广环保节日提高公众环保减碳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了解并参与。首先,公众对环保减碳资讯的了解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90.7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过环保减碳等相关资讯,其中62.90%表示“听过,非常了解”,27.80%表示“听过,比较了解”,8.53%表示“听过,但不太了解”,0.77%表示“没听过,且不了解”。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者对环保减碳资讯的了解程度与性别因素没有明显关系,但会受到个人职业身份影响。其中,受访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对环保减碳资讯的了解程度更高,分别达95.71%、95.13%;而自由职业者、宝妈宝爸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该比例分别为76.83%、73.78%。

  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创始人、秘书长袁淑文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将近二十年。她表示,自己进入大学前,对环保的认识仅停留在概念上。“当时觉得,环境保护最终的受益者还是人类自己,值得投入参与。所以大学选了资源与环境专业,将来想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得知此消息,她爸爸感到非常惊讶,“说我堂堂一个大学生竟然去扫大街”。

  回想起来,她认为现在身边的亲友、市民对环境保护已有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像垃圾分类、低碳生活、零废弃等环保理念逐渐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家不再像20年前那样将‘环保’等同于‘环卫’工作。”她说道。

  本次调查中,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受访者了解较多的环保减碳资讯,比例依次为76.32%、74.21%、60.57%。而受访者对垃圾分类了解最多,这应该归功于有关方面多年来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与实施。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46个试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行工作。经过5年的推广与实施,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垃圾分类已有较高的认知度。

  受访者黄同学目前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她表示,“学校辅导员有时会在班群里发布垃圾分类等校园环保公告”,推动全校师生参与环保行动。

  但值得留意的是,受访者对“碳中和碳达峰”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比例分别仅占30.97%、26.43%。据央视新闻报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生产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而“碳达峰”,即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双碳”目标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大家一般从哪些渠道了解环保减碳资讯?调查结果显示,81.07%的受访者首选新闻资讯类网站;紧随其后的是报纸/电视/广播、社交媒体,分别占74.13%、71.20%。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90后、00后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环保减碳资讯的比例更高,分别占76.13%、74.23%;而70后、60后及以上的受访者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获取资讯更多,比例超过80%。这意味着,面对不同年龄段群体,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推广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公众环保减碳意识。

  总的来说,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环保减碳与自己的生活有关系,其中76.80%认为“有密切关系”,21.96%认为“有一定关系”,仅1.25%认为“没关系”。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实践情况如何?调查显示,96.55%的受访者表示在生活中能做到环保减碳,但实践频率略有差异。其中,55.77%的受访者表示“能经常做到”,40.78%表示“能偶尔做到”,仅3.45%表示“完全做不到”或“不确定”。

  从减碳生活的实践时间来看,67.29%的受访者表示坚持了三年以内,其中坚持了一至三年的比例最高,占25.70%;14.02%的受访者表示坚持了三至五年;各有9.35%的受访者表示坚持了五至十年、十年及以上。

  交互分析发现,受访者践行减碳生活方式的频率越高,能坚持的时间就越久。“能经常做到”环保减碳行动的受访者中,坚持了五至十年、十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占12.54%、10.45%。正如俗话说:“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减碳行动,更容易养成习惯,并持之以恒。

  作为环保机构创始人,袁淑文坚持减碳生活已超过十年。适量点餐、旧衣回收、垃圾分类、公共交通出行等减碳行动芒果体育,始终贯穿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从小家人就说,不要浪费食物,要把东西吃完。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养成了习惯。另外,我很少点外卖,少用一次性餐具,这也是我多年的坚持。”

  那么具体到生活中的各场景,大家有哪些减碳行动?居家方面,“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及时关闭不使用电器”是受访者最容易做到的减碳行动,比例分别占88.86%、82.00%;其次是“家里循环用水(浇花、冲厕所等)”,占77.71%。此外,不少受访者有旧物循环利用的习惯,选择“废品回收”和“旧衣回收”的比例分别占70.57%、60.29%。

  值得留意的是,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为76.32%,但表示能做到“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的受访者比例为67.71%,由此看来,公众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知与行仍有一定差距。

  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拥有更好的“减碳居家”生活习惯,表示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及时关闭不使用电器”的比例分别达92.57%、84.57%;而男性受访者选择“使用节能产品”的比例更高,占60.86%。

  出行方面,受访者选择“步行或骑行”和“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较多,分别占85.35%、80.81%。习惯“以车代步”的受访者表示,“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占67.93%;“选择小排量汽车”的受访者占39.90%。

  交互分析发现,减碳出行方式受收入因素影响。月收入较低的受访者,选择“步行或骑行”“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更高,其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受访者,该比例分别占84.96%、81.95%;而月收入10001元-20000元的受访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更高,占79.41%。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到,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合理引导消费者购买轻量化、小型化、低排放乘用车;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网约车)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鼓励建设行人友好型城市,加强行人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鼓励共享单车规范发展。由此可见,在不远的将来,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系统将会进一步完善。

  饮食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能做到“自带餐具/水瓶”与“适量点餐”,分别占73.96%、72.85%;其次,68.36%的受访者表示实践“光盘行动”;61.74%表示能做到“少点外卖,少用一次餐具”。

  有意思的是,“减碳饮食”习惯会受到性别、年龄因素影响。一方面,女性受访者表示能做到“自带餐具/水瓶”“打包剩下食物”的比例更高,分别占79.90%、75%;而男性受访者表示实践“光盘行动”的比例达87.50%芒果体育。

  另一方面,更多70后、60后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能做到“少点外卖,少用一次性餐具”,比例均超过85%以上;但90后、00后受访者该比例分别为73.92%、66.96%。可见,年轻群体使用一次性餐具更多。

  90后受访者胡女士表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外带”“外卖”。“早上路过早餐店买包子或炒粉,会用到一次性塑料袋、饭盒、筷子。中午和晚上点外卖,那更不用说了,各种塑料包装袋。”即使自己对环保有一定了解,但实现减碳生活对她来说有点难。“如果买早餐自带饭盒,还要自己洗。而且公司附近餐馆太少,只能选择点外卖。”她说道。

  除了外卖的一次性饭盒、餐具之外,日常购物也容易产生一次性塑料袋。为了从源头减量,2007年年底,国务院发布“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随着“限塑令”的实施,越来越多人在日常购物中会自备购物袋。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选择“自备购物袋/使用环保袋”的比例高达82.12%。而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率也随之下降,79.27%的受访者表示能做到“减少使用塑料袋”;67.10%的受访者表示“拒绝过度包装”。除了有意识地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还有56.99%的受访者表示“拒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但值得留意的是,表示会“减少购买衣物”的受访者不足五成。

  减少购买衣物与减碳有何关系?去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纤维消费总量约30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为22.4公斤,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6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不包括存量),并以每年超过10%速度快速增长。”可能很多人不会察觉到服装消费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一边买一边丢”衣服,对环境造成负担。

  推动公众减少购买衣物,是一种有效的减碳生活方式。为解决服装浪费问题,《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适度购买衣物。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受访者实践减碳生活方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收入均是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经常践行减碳生活方式的受访者来说,“个人社会责任”与“现代公民基本素养”是坚持减碳生活的最大驱动力,分别占76.64%、73.13%。交互分析发现,学历越高的受访者,选择“个人社会责任”与“现代公民基本素养”的比例越高,其中硕士或以上学历者该比例分别占80%、77.78%。

  袁淑文表示,自己坚持减碳生活的原因,一方面是源于个人信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对人类友好的事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作为妈妈,她希望下一代有更舒适、更好的生活环境。

  但偶尔做到、完全做不到减碳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养成习惯”是最大阻力,占59.01%;紧随其后的是“过程太复杂且耗时”,占48.26%。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足够认识,不知从何做起”,认为减碳生活“所需费用太高”,两者分别占30%以上。

  袁淑文还分享说,从推动公众了解环保知识,到公众参与环保实践,实际存在一条“鸿沟”。“以垃圾分类为例,平时我们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体验活动时,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垃圾分类是好事芒果体育,也知道垃圾分类四分法。但有市民反映,看见大部分垃圾都是混在一起运走,觉得自己‘白分’了;也有市民反映,每次去到垃圾桶前,觉得很脏很臭,随便一扔就算了。”

  她表示,推动公众参与垃圾分类,一要提高公众参与便捷性。例如垃圾桶摆放位置、分类设施清洁维护等细节芒果体育,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都需要全面考虑到,方便大家参与。二要让公众看见。“我们会带市民参观垃圾焚烧处理厂,亲眼看看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在后端是如何分拣、处理、焚烧、再生。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信心。”

  纵观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对环保减碳有较高的认知度,比例高达90.70%;受访者对贴近日常生活的环保减碳资讯了解更多,例如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等方面。但对于较为“宏观”的环保减碳资讯,例如碳中和、碳达峰、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概念,受访者表示较为陌生。

  实践方面,减碳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购等场景。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及时关闭不使用的家电,通过步行或骑行、自带餐具/水杯等方式实现减碳。而这些公众容易做到减碳行动,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易操作、易实现。

  对比环保减碳认知度与实践度发现,受访者存在“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的情况。尤其是“认识垃圾分类vs做到垃圾分类”“购买衣物vs旧衣回收”。一方面,垃圾分类是受访者了解最多的环保资讯,知晓度高达76.32%,但仅有67.71%的受访者表示能做到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从侧面反映出,受访者从了解垃圾分类,到真正践行垃圾分类,存在一定差距。市民可能认为垃圾分类过程太复杂,也可能觉得前端分类没有太大意义,导致实践度较低。

  另一方面芒果体育,通过减少购买衣物来实现减碳生活的受访者仅占46.63%,但有60.29%的受访者能做到旧衣回收。这意味着,公众对服装浪费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即使有一定了解,大部分人仍觉得“买买买”是个人选择,只要通过旧衣回收就能减少资源浪费。但事实上,从源头减量才是最直接的减碳方法。

  如何更好地推动公众践行减碳生活?调查中,51.61的受访者建议“减免税费/提供补贴,助力企业生产节能产品”,占比最高;51.38%希望“推广环保节日,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位居第二。

  实现减碳生活,培养市民作为低碳生活的主人翁,增强公众的低碳社会责任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7月18日-7月26日开展本项调查,一方面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推广问卷,另一方面进行电话及线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7.53%,女性受访者占42.47%。从年龄段来看,00后占比最高,为30.01%,其次是90后,占26.27%,95后和80后分别占22.63%和14.29%,70后、60后及以上的受访者占7.3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者占比最高,占48.99%,其次是大专学历者,占24.16%。从职业身份来看,企业员工占31.54%,学生、自由职业、个体户、公务员的比例依次为19.18%、16.97%、14.38%、13.42%。从月收入来看,受访者月收入在5001元-10000元占比最高,占40.84%,其次是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占26.08%,月收入10001元-20000元占19.75%,20001元及以上占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