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江南·体育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400-133-4668

芒果体育襄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发布时间:2023-07-14 04:37:03浏览次数:

  芒果体育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襄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襄阳市发改委、市营商办,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坚决贯彻国家、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市经济承压前行、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合格“期中卷”,为实现全年“满堂红”奠定了坚实基础。襄阳先后被评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50强、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市场准入更便捷。全面推行“一照多址”,大力推进市场主体歇业备案举措,在旅店、药店等19个高频行业率先推出“571”模式,加快“一业一证”改革,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推行全程电子化办理方式,让群众少跑腿。控制成本更有效。推进投标保证金改革,以电子保函方式替代现金收取,持续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采购文件工本费。落实全市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要素保障更有力。持续推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信用培植工程,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发布襄阳市2021年知识产权白皮书,全面启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工作推进人才对接服务。全市已建成7家人力资源产业分园,建成零工总站1个、零工分站11个、零工驿站30个。市场监管更有为。依托省、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将有关联的多个监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监管,对3年内新登记的、信用高、风险低的市场主体按1%以下比例抽取。加强重点行业价格和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及时查处违规收费行为。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

  “一网通办”提质增效。实现了全市17个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湖北政务服务网和省统一受理平台的深度对接,完成全市108类360万本电子证照的全量归集生成,实现561个高频事项“掌上办”全市“无申请兑现”事项达308项。“一窗通办”成效明显。市县两级事项进驻率达到100%,市县乡共开设综合受理窗口928个,均可通过统一受理平台进行受理办件。“一网统管”全面推进。建设完成1个市级、12个县级、116个乡镇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三级城运体系全覆盖全联通,将城市运行中涉及的“人、物、动、态”4大类15个模块55个核心指标68个应用场景1300多项城市体征整合在市级城运中心“一张屏”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上线个,推动“线个高频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再造审批流程,实现工程项目审批“80、60、40”标准提升至“70、50、30”标准,将小型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 25 个工作日。梳理项目落地、规划许可等6个“一件事”,运用“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成果,大幅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实现五证同发、交房即芒果体育。

  持续推进平台融合。推进诉讼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12368热线平台融合发展,提供“线上服务”,实现跨域立案100% 全覆盖,“一站式”诉讼服务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典型案例。持续降低收费标准。率先在全省全面落实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件每件收取100元诉讼费办法,降低破产争议解决成本,减轻各方当事人在破产案件办理中的经济负担。持续提升执行质效。加强财产处置力度,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法拍贷”服务。司法拍卖量3645件,成交量492件,成交额7.85亿元,溢价率22%。推进执行方式创新。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综合使用替代型强制执行措施。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9745人次、限制高消费24986人。加强涉民生、金融、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案件执行力度,促进司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指导企业自主选择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货到放行”“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推广“智能审图”,节约通关时间。降低跨境贸易成本。出台综保区招商引资政策,通过补贴方式实现持续推进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工作。规范口岸收费清单目录制度和常态化收费公示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简化外资项目核准手续,所有备案的外资项目一律实行告知性备案管理。依托市外商投资协会,不定期组织外资企业开展活动,深化交流合作。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平台。持续拓展自贸试验区口岸功能,做强对外开放平台。当前全市10家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已利用“楚贸通”平台为全市388家企业,提供了7505次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重要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共同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标全国、全省最高水平驰而不息抓落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襄阳力量。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宜城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宜城市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和打造“一城四区”的一号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金融服务中心,经验在全省推广;上线全省首家信用审批承诺即入系统模块,大幅缩减行业综合许可证办理时限;“不动产”征缴分离等3项改革被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宜城市暗访端考评得分位列襄阳各县市第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五减”为抓手,提升办事效率。持续开展“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减跑动、减事项”“五减”工作,实现市级政务服务“跑一次”事项381项,“0跑腿”事项1537项,“最多跑一次”比率达100%。以“综窗”为载体,打通办事堵点。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实行综窗服务新模式,“鄂汇办”上线项,“i襄阳”开通宜城旗舰店,实现54个事项“一事联办”、116个事项“跨域通办”、366个事项“全市通办”、174个事项村级代办。以“先行”为契机,优化市场准入。先行先试“一业一证”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制改革,行业综合许可证办理时限由10天以上缩短为30分钟,经验在全省推广。

  创新企业融资方式。持续推进“信用培植工程”,今年已为12家企业发放贷款4978万元,平均贷款利率4.21%;率先成立金融服务中心,累计办理贷款369笔15.56亿元,平均结办周期3天,较以往提速一倍以上,经验在全省推广。坚持助企纾困。今年以来,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资金3.71亿元,减免 629户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 947万元,1118户中小微制造业缓缴税费5681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44.16万元,兑现各类企业奖励资金1564.50万元。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优先审查立案521件,诉前调解101件;印发《宜城市“首违不罚”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投资信心。

  聘请“经济顾问”坐C位。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宜城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建设“奋进年”动员大会上,首次邀请企业家坐上主席台,请企业家为考评优胜单位颁奖,同时聘请11名企业家担任“宜城市政府经济顾问”芒果体育,为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优化考核方案督促落实。结合各单位职能职责,制定“个性化”考核方案,每月一考核一评价,在楚都宜城网设置“奋进正当时、工作竞赛榜”专栏,对每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结果为导向,激励干部发扬“拼、抢、实”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提质效。出台《关于建立“六个一线”工作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方案》,结合全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选派、推荐优秀年轻干部,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一线,破解营商环境堵点。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拼、抢、实”的作风,在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更加注重制度供给、理念更新等软实力提升跨越,坚定不移推进营商环境革命走深走实。

  大家上午好!我谨代表南漳县委、县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南漳县营商环境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南漳县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营商环境革命走深走实,政务环境更加高效,市场环境更有活力,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开放环境更加包容,为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高位推动,蓄势聚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2020年南漳县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于全市第8名,我们知耻而后勇,对标对表国内外先进水平,全面审视,迅速采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2021年南漳县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部门端)位于全市第4名,其中2项指标全市第一,进步明显,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学习北京、上海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对标一流水平,2022年我县在省、市年度重点任务基础上形成工作目标升级版,新加17条措施,力争有创新有突破。

  持续改进审批服务流程,深入开展“四减”工作,县级事项承诺时限核减91.41%、办事流程核减26.65%、前置材料核减31.40%、跑动次数核减42.7%;镇、村两级事项前置材料分别核减39.06%、39.31%。推行“一审一核”AB角工作模式,窗口A角受理,B角审核直接签发,群众即到即办结、即审即出证,即时办结率达到75%以上,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一些审批服务已进入省、市前列。例如:省级将小型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我县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9个工作日。留抵退税内部流转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当天开票、当天退、当天到账”,远高于全市平均办理时限。积极推行免费邮寄工作,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领取证照,真正实现“服务多运转,群众少跑路”。

  积极探索推进“说理式执法”,为纳税人提供精准便捷服务,累计受理各类举报案件22起,帮助62户纳税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760万元,形成具有南漳特色的“说理式执法”改革。率先实施诉讼费交纳退还全程线上办理改革,极大提高了诉讼费交退的便利度和透明度,被《中国审判》杂志报道,并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先进案例在微信公众号转载发布。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改革,编制500余册惠企政策汇编,为企业免费宣传发放。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帮助全省重点外贸企业龙佰襄阳钛业、优格曼科技公司解决进出口物流不畅问题;对接中信保、财智联盟等机构为洪涌农科、凯美斯家居等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融资;引导裕农菌业、竹林翠峰茶业、漳泰食品等新开口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展销会,帮助开拓国际市场;帮助康莱生物工程等相关出口企业研判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6229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2.03%。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主动。下一步,我县将及时跟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市场主体满意为第一满意,更加注重制度供给、理念更新、文化涵养等软实力的跨越提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襄州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标先进,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一个目标、两大提升、三大建设的“一二三”工程,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始终坚持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更高目标。2020、2021年我区是襄阳地区唯一连续两年获得营商环境评价“全省优异、全市第一”的县(市区)。2022年,区委区政府将持续发力,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对标北、上、广、深等营商环境标杆,在流程再造、系统重构上新增22项创新举措,形成了140项可量化、可操作的重点任务清单,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工程,全力推进一流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建设,用营商环境“襄州高地”浇筑亲商宜商“襄州洼地”。

  始终坚持将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工作追求。一方面聚焦政策红利提升获得感。认真研判经济发展、市场规律、产业升级等国内外形势,制定出台《关于招商引资“飞地”经济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激发各镇(街区)自生动力,营造更深、更广、更实的宜商环境。另一方面聚焦示范创建提升获得感。立足市场主体实际需求,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推进胜诉即退费、劳动争议速裁等5个先行区试点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无证明城市”、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36个全领域全系统改革事项整体推进。深化推进“多测合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探索建立“仲裁+司法+法院+工会”速调机制、“一站式”调解工作站全覆盖等机制创新,满足企业拿地即开工和人民群众就近办事的需要。

  始终坚持将政务服务软硬件建设和营商环境干部建设作为头等要务。一是加快政务服务阵地升级改造。投资700万元,对区、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一门、一窗、一次”基层服务升级版。同时,投资4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区、镇两级城运中心和自选场景建设。二是加快政务服务网络扩面提速。投资近500万元,通过市级统招统分或自主建设,对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网络进行提速改造,实现网上招投标、APP办理便民事项,真正打通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三是锻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将干部作风作为营商环境第一要素,以市委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压实责任,共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决问题721个,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创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机制,补齐产业承载平台建设短板,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襄州区将全力以赴强服务、驰而不息优环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标杆,为襄阳城市圈建设作出襄州担当!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切实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样板区,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贡献。

  一、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我们紧紧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推动项目落地”目标要求,加大流程再造和系统重塑。加强制度创新应用。充分发挥自贸片区先行先试优势,累计形成400余项制度创新典型案例,其中71项在全省复制推广,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入选国务院最佳案例。“一照多址”改革及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成功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清单,一大批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加快推动“一网通办”。顺利完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搬迁升级工程;25家单位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719项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76项主题事项实现“一事联办”。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探索制定了平行推进工作法,在招商落地、开工建设等关键环节中实现平行推进,创造了比亚迪项目从签约到“五证同发”仅用了33天的“高新速度”。

  二、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坚持树立重信践诺的诚信标杆,展现政府良好形象。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度。认真落实“非禁即入”政策,将企业开办提升至“2050”标准(2个环节、0.5天办结、0费用),简易注销业务量占比90%以上。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7424户,同比增长30.89%。拓宽信用信息监管范围。探索在行业综合许可证、小餐饮经营许可证等证上附加监督二维码,实现“码上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所有行政检查事项全部纳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用好用足国务院和省市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今年以来,共兑现惠企政策资金7.98亿元,退税、缓税、减税12138户,金额达到8.6亿元,有效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三、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我们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引导企业从“办事找关系”向“办事讲法治”转变。深化法律服务供给。成立法律服务团,常态化深入社区、深入园区开展“大走访、大培训、大体检、大服务、大优化”行动,累计服务园区企业584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7760人次。严厉打击市场“黑手”。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落实审慎监管,重拳整治转供电违规收费,今年以来组织检查督办10次,清退违规收费30多户、3万余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示范(试点)园区,正式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案件合议庭、襄阳城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截至2022年6月底,高新区专利授权总量5849件,居全市第一。

  四、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引导号召全区上下争当“金牌店小二”,牢固树立“变官为仆、变管为服”工作理念。下沉包保抓服务。严格实行党工委领导“链长制”,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解百难”活动,321名科级及以上干部包保服务465家企业、89个入库亿元以上项目。截至目前,包保干部累计走访企业千余次,收集困难问题242件,已经解决119件。公开晾晒优服务。连续四年开展“刀刃向内找问题”大调研活动,累计收集各类问题、意见建议10多类700多条,并在媒体上公开晾晒,其中85%已经完成整改,为企业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受到企业一致好评。要素保障强服务。坚持“带着感情去、带着问题回,带着办法去、带着效果回”的工作法,扎实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芒果体育。今年以来,开展招聘会活动9场,累计有710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万个。20家企业入选市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及“科创板种子”企业名单,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

  我们深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王祺扬同志调研高新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围绕现有“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聚焦打造4个千亿级龙头支柱产业。同时,以全面落实惠企政策为抓手,以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要求,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周定武: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荆楚网记者:今年以来,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省里鼓励各地开展先行区创建,请介绍一下,襄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开展情况?

  陈波: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2022年,省优化营商领导小组推荐了54项改革事项清单,我们以改革为抓手,以品牌创建为目标,在全市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

  一、全面推进创建。在重点开展省营商办确定的我市28项先行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市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及时印发了《襄阳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关于全领域全系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对省营商办推荐的54项改革事项,主动认领,不减一项、不少一地,在全市各地、各系统全面启动、齐力推进、整体见效。

  二、注重改革成效。一是有效减少企业办事环节。积极推进食品连锁企业“一证多址”改革试点,食品连锁企业主体只需完成总部的食品经营许可手续,新开门店只需在总部的经营场所地址栏加上分店地址,不再为各直营门店发放纸质许可证,各直营门店通过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实现“亮证”。多地通过开展“一照多址”改革,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已备案登记“一照多址”企业100多家。二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将工业项目“多测合一”工作纳入各城区政府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节省工业企业委托“多测合一”测绘工作的办理时间和服务费用成本,全市各地已有10家企业享受“多测合一”政策红利,节省成本50余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有效压缩企业办事时间。樊城区率先开展留抵退税“精简达”试点,使符合条件纳税人足不出户,仅通过电子税务局就能实现退税程序一键即享,退税资金直达快享。四是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老河口市完成了111类电子证照数据的归集,并实时通过证照系统汇集新增数据,目前已归集227242条证照数据,实行“免提交”处理政务服务事项标注减材料16578个,累计提供减材料2000次左右。

  三、强化督导考核。将改革事项推进情况纳入营商环境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考核力度,对工作推进中虚假应付、滥竽充数、推进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对负面典型发现一起通报一起。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工作失误,激励担当作为,对于推进改革事项未实现预期,但有关单位和个人工作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依法免除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擦亮襄阳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金字招牌!

  楚天快报记者:据了解,宜城在全省首推市场准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实效。请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开展情况。

  陈珊: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不便利、程序复杂、流程较多、时间较长,准入准营还不是很方便的情况,宜城市深入学习借鉴上海等地区先进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准入准营便利化,做深做实“一业一证”改革:从湖北省首批19个行业目录中选取了市场主体关注度高、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风险可控的便利店、超市、咖啡店(奶茶店)、美容美发4个行业,在全省率先探索以信用为基础、承诺为关键、监管为核心的一业一证“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推行“审批前信用筛查、承诺后极简审批、即时制证出证、后置监管核验、失信严格惩戒”等全链条在线闭环管理机制,打通了襄阳市社会信用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运用平台,做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快速审查、当场办理、一次拿证,时间从10天以上缩短到30分钟。

  自7月1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系统模块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一业一证”专区上线件以上。事实证明,市场准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制改革,打破壁垒、简化流程,压缩了时间成本,开门营业不用等,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宜城将全面总结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事项实施经验,结合风险程度和企业群众办事需求,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推动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企业群众,奋力跑出宜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宜城市融媒体记者:做好企业的税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请问,南漳县在服务好纳税人和缴费人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雷斌:南漳县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找准服务定位,当好“金牌店小二”。一是秉持“放水养鱼、水深鱼归”的理念。强化换位思考、征纳互信,上半年共计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4.2亿元,各项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激发了市场主体更大活力。深化税银互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助力企业以纳税信用换金融贷款6000余万元。二是践行“南事易办、税事快办”的宗旨。大力精简证明资料,为群众办税减负松绑,将留抵退税内部流转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流程电子化、审核精简化、业务标准化,跑出了退税的“加速度”,领先于全市平均办理效率。全力落实延时服务、“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等便民办税服务举措,极大降低了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成本。三是探索“刚柔并济、说理执法”的路径。将严格管理和柔性执法有机结合,“说理”贯穿税收执法全过程,做到无罚胜有罚,推动涉税争议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预防延伸。对企业纳税存在的问题疑虑,开展精准柔性调处,让税收征管有温度,全力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南漳县融媒体记者:据了解,襄州区获批的“胜诉即退费”试点改革事项,目前已实现诉讼费用“一日退”。请介绍一下,襄州区在推进“胜诉即退费”改革事项上有哪些好的做法?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宏举:感谢记者朋友对襄州营商环境的关心和关注。今年,我区有5个事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创建名单,“胜诉即退费”就是其中一项,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明确范围、更新理念、优化流程三项措施,实现案件生效后即可发起退费,当事人无需再去法院办理退费手续,有效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具体做法是:

  一是明确界定退费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判决生效后,胜诉方预交但不应负担的诉讼费用芒果体育,人民法院应当退还,由败诉方向人民法院交纳,但胜诉方自愿承担或者同意败诉方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围绕胜诉方普遍关心的诉讼费退还权益问题,将“胜诉即退费”改革界定范围为:判决胜诉后退还胜诉方预交但不应当负担的诉讼费用,调解、裁定结案的案件参照适用。

  二是更新退费办理理念。加大主动办理退费力度。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胜诉退费”专窗、热线电话,专人接待,提供相关咨询解答。同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线下办理“胜诉退费”业务渠道。将退费申请、诉讼发票等5项材料精简为1项银行账号确认书,实现当事人退费“零跑腿”。

  三是重构退费办理流程。简化内部流程,改革前,法院内部审批需要报庭长、院领导层层审批,退费办理时间长,效率低。改革后,实行“法官审核+财务确认”新模式,将必备的身份证明、法律文书直接录入“胜诉退费”办理系统。法官在案件生效后的第一时间,即时进行退费办理,实现便捷高效退费。

  目前,已形成“主动退、线上退、一日退”的工作格局。截至7月底,“胜诉即退费”办理线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以“探索‘胜诉即退费’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细化实施方案、优化办事流程,用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襄阳日报记者:高新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落户了一大批包括比亚迪在内的高新项目,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请问,高新区是如何解决的。

  柳飞:近年来,高新区始终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促进人岗匹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紧紧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辖区就业工作。

  (一)拓宽招聘渠道。近三年来,开展“春风行动”“三安行动”线家(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次,其中,通过各类招聘会达成意向1.3万人次。同时,组织40余家企业参加“我选湖北·智汇襄阳”省内外专场招聘活动8场次,招引毕业生来襄就业。

  (二)坚持政策引领。制定《襄阳高新区服务企业用工十条办法》《高新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九条措施》,以“硬核”举措助力企业用工及复工复产。通过各类新媒体、社区服务大厅等平台,每年发放各类补贴政策宣传单千余册。定期更新发布惠企惠民政策一次性告知单,创新推出“人社惠企政策宣讲园区行”活动,分别到5个园区(商圈)进行政策解读,累计参加企业90余家。三年来发放大学生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等惠企资金4500余万元。

  (三)加大信息宣传。拓宽线上+线下渠道,加大辖区企业用工信息及招聘会安排等信息的宣传力度。2020年以来已发布105期累计1800家(次)企业岗位信息。同时芒果体育,扎实开展“两服务一提升”专项大调查,进一步摸清全区剩余劳动力底数,促进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有效对接;结合“人社服务员计划”“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每月定期收集重点项目用工等需求,及时交办、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四)强化技能培训。一是整合大专院校、区内技能培训机构,采取“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技能培训。2020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班114期,共3470人;开展技能培训班57期,共1410人。二是以提升全区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年来,累计监督结业班次116个,涉及工种30个,培训结业4372余人。

  (五)深化政校合作。坚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优化产业发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2018年至2019年,分别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技师学院三所院校签订了政校合作协议,在人才定向培养、产学研建设、技能竞赛、毕业生实习就业等领域建立了多方位合作关系,为高新区企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以来,院校向高新区企业输送实习学生达6000余人次;实施“三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按人才需求“点单”、学校按培养任务“下单”、政府按实施效果“买单”,累计招录学员538名。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把稳岗就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紧抓不动摇,通过搭建优质平台、用好优惠政策、发扬优良作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营商环境。谢谢大家。